新型柔性太阳能电池——可高效转换太阳光中占比52%的近红外光
发布时间: 2016-04-09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熊宇杰教授课题组基于应用广泛的半导体硅材料,采用金属纳米结构的热电子注入方法,设计出一种可在近红外区域进行光电转换且 具有力学柔性的太阳能电池。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重要化学期刊《德国应用化学》上,并被选为该期刊的非常重要论文。

       太阳能利用是解决当前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据了解,在各种能源转化形式中,电能具有清洁方便、易储存及输送等优势,光电转换 成为主要的太阳能利用方式。但目前大多数太阳能电池都是针对可见光进行吸收,占太阳光52%的近红外光并没有得到高效利用,因此增强这部分光的吸收和利用 成为关键问题。

       近期,熊宇杰课题组基于先前研究的半导体—金属界面,创造性地将具有近红外光吸收性能的银纳米片与硅纳米线集成在一起,构筑了两种不同的光伏器件,近红外光 区光电转换性能均得到提高。在近红外光照下,银纳米片产生的热电子可以直接注入硅半导体中,将该波段中的光电转换效率提高了59%。

       传统的即太阳能电池必须加工成坚硬的板块状物件,这限制了太阳能的日常应用。熊宇杰课题组对商用硅片进行纳米化处理,并结合银纳米片的近红外光吸收性能,制造出具有力学柔性的近红外太阳能电池。

       据专家介绍,该工作通过纳米制造和纳米合成两种纳米技术的有效结合,实现了具有广谱光吸收的复合结构界面设计,并发展了一种简便有效的近红外柔性太阳能电池制造方法,这项技术将有望用于发展智能温控型太阳能电池及可穿戴太阳能电池。

 
     
  地址:江苏常州晋陵北路200号(邮编:213022) 联系电话:(0519)85191952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技术支持: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信息中心